深圳红岭中学(园岭校区)

Shenzhen Hongling Middle School (Yuanling Campus)

  • 业主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组委会
  • 状态投标项目 / 2018
  • 类型教育
  • 城市深圳
  • 面积67,705m2
  • 奖项新时代的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及8+1建筑联展”优胜方案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需求激增而土地资源稀缺。红岭中学(园岭校区)的任务书要求在30020平方米的用地空间中,将原有的19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扩建至50000平方米,以容纳60个班,3000个学位(现有30个班)。除此以外,在对学校的两端进行改造、扩建的同时,中间部分需要保留。在相对局促的场地中,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场地关系并连接东西两端的话,会导致中间保留的部分变成一道鸿沟,破坏学校的整体性。

在我们的记忆里,宽阔的操场是学校的主体,而建筑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供学生自由活动的场地,还原这样的体验。由于在场地限制下,地面没有足够的空间,抬升一块地面便成为了一个可行方案;同时,这块抬升地面还解决了如何连接被割裂的几个校园空间的难题。

在项目初期的讨论阶段,主持建筑师汤桦画了张草图,提到学校可以被划分为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在项目中,学生活动的公共区域、相连着的上下楼梯等基础设施是服务空间,而教室等专用空间是被服务空间。

在我们的设计中,抬升的地面成为了一个起伏的地景、延展的地面以及活动的空间。

如果我们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将操场抬高两层,会导致平台下的有效高度变得局促,而且平台和教学楼只能通过三层连接。在最终方案中,操场被抬高了2.5层,使它能够更好地联系各个楼层,也有助于解决建筑内部采光通风的问题。

根据初步的估算,整个学校的用地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而如果把抬起来的地面全部建成,将达到一万九千平方米,相当于在四层的空间里还原了三分之二的地面。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宝贵的空间。

抬起的“地面”跟教学楼是直接连接的,而除此以外,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能和这块升起的大板之间有直接联系。我们在操场和老教学楼之间设计了一个多层系统,每一层的走廊都连接着公共活动平台,使学生从老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能直接到达这个漂浮的“地面”,不需要任何中转。这些有高差的空间在连接了教学楼的同时,它们的功能使用变得更加自然,不会太跳脱。

出于对安全和学生体力的考量,《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提到教室不能设置在五层以上。一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发生火灾学生要疏散时,从六层到地面的时间会比较长,而最高层的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地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和技术因素的限制,以一个中学生的体力,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上六楼可能会比较累。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两方面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在城市用地越来越稀缺的背景下,学校建设向高度上发展已成为必然。

因此,教学楼四层架空层与抬升的地面相连,夹在上下各两层的教室之间,让学生在课间可以便捷地到达并利用这个空间。这个“地面”是完全敞开的,相当于一个避难层,是方便大家更快到达的安全场所;所以教室突破到第六层并不会对规范所顾虑的两个方面造成影响。

井字结构被统一应用于西侧运动场、风雨操场、报告厅等大空间,而在包含了像传统的教室这些小空间的东侧,则使用了正常的结构方式。建筑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的结构,比起传统的预应力梁,这种结构能用更小的梁高跨越更大的跨度。

建筑的外形和特征应该反映其功能的本质,在总图肌理上会形成一个韵律——西侧是一个面状的体量,中间有一些线性的连接,到了东侧则变成了块状。

由于在整个扩建工程进行的时候,现有校园依然要保持使用,所以任务书对项目进行了分期。西边是第一期,东北角是第二期,东南角是第三期。第一期的主要任务是将球场抬起,一方面有效的增加了学生们的活动场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同功能的学生活动用房,将第一期拆除的功能暂时容纳在里面。第二期和第三期主要是对教学功能的扩容。一期和二期相对会比较快实施,而第三期则需要等待四栋住宅楼的拆迁后,和整个红岭片区的改造一起实施,所以动工时间上仍不确定。

方案的建设过程类似拼积木,因此分期建设并不会影响方案的实施。作为方案核心的抬升地面将会随着每一期的完工不断扩展,不断地填充不同的功能。随着建设进度的推进,校舍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完备,给学生带来的乐趣也会越来越多。

the Elevated Ground
抬升的地面the Elevated Ground
 Birdview
鸟瞰 Birdview
Layer Analysis
板块分析Layer Analysis
Location
区位图Location
Master Plan
总图Master Plan
Concept Sketch
概念草图Concept Sketch
Gate
正门Gate
Teaching Building Courtyard
教学楼庭院Teaching Building Courtyard
Sinking Courtyard at the Entrance
入口处的下沉庭院Sinking Courtyard at the Entrance
Covered Playground
风雨操场Covered Playground
Vertical Layout Analysis
竖向布局分析Vertical Layout Analysis
Structural Analysis
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
Functional Layout
功能布局Functional Layout
Steps at the Entrance
入口处大台阶Steps at the Entrance
Corridors
风雨连廊Corridors
Corridors
风雨连廊Corridors
Overhead Activity Layer
架空活动层Overhead Activity Layer
Overhead Activity Layer
架空活动层Overhead Activity Layer
"拼积木""Building Blocks"
Model
方案模型Model
1st Floor Plan
一层平面图1st Floor Plan
2nd Floor Plan
二层平面图2nd Floor Plan
3rd Floor Plan
三层平面图3rd Floor Plan
4th Floor Plan
四层平面图4th Floor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