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桂园中学
Shenzhen Guiyuan Middle School
桂园中学被一批90年代的住宅小区包裹着,我们项目组中就有曾经住在附近的人、有在桂园中学念书的校友,也有桂园中学老师的家人。在他们口中的桂园中学,是一系列富有情感温度的细节——有刚建校就种下的大榕树,现在已经长成近五层楼高,已经挂上了保护树木的牌子;有写着“厚德载物”校训的大石头,现在放置在校前区一块仪式性的花园中……校园内部因为多次的改造和功能拓展,流线交叉,功能分散,亟待功能的梳理和空间的重构。这也提醒我们建筑空间的完成只是校园使用的开始,设计应该对教学改革甚至师生日常需求的变化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包容性。由于部分校舍已经出现了建筑质量问题,桂园中学仅保留三栋建筑,其余建筑全部拆除重建,任务书要求新建校园再满足60个班的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充分预留未来的可拓展性,是这次竞赛中动作最大,面积最多,设计条件最为“宽裕”的一个校园。
1961年,Joan Littlewood 和建筑师Cedric Price最早提出了关于Fun Palace的设想——一个人们可以聚在一起享受艺术、科学和文化的空间,一个学习乐园的模型。基于桂园中学“最宽裕”的用地条件、高密度城市背景和合理解决校园可拓展性问题,我们在桂园中学改扩建项目中建立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教学综合体,描绘了一个多维度多样化校园的垂直风景。
50m高综合大楼立体整合专业教室、办公、会议、运动、午休等功能,同时释放了有限的校园空间,使普通教室构成的教学区能够有良好的日照和间距,运动场得以实土保留。延续现有校园格局,教学区、综合区、运动场由东到西依次展开。教学区结合保留建筑,能够提供60个标准教室,未来可拓展标准教室达72个。地下车库集中设置在建设区,保留的运动场为校园提供开阔的前场,有利于雨水渗透,亦有机会成为未来的拓展用地。
综合大楼的功能空间在垂直方向上被划分为三种类型:教学区和宿舍区为规则的柱网空间,报告厅、体育馆为大跨度空间,图书馆、社团活动、展览为流动性强的自由空间。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活动空间放置在-1~5层;办公区放置在6层;专业教室位于7-10层;宿舍位于11-13层。综合大楼如同一个大型的“书架”,不同高度的“书架隔板”成为了不同主题的“地面”,教学区、宿舍区、公共活动区则是“地面”上3~5层的空间,广场、庭院、戏剧性的公共空间被立体的搁置在“书架”的不同高度,成为每个功能区公共活动的核心。兼顾同一类型功能水平方向的便捷可达,同时也着意展现高层教育综合体带来的特殊空间体验。
综合大楼采用巨型悬挂结构体系,既解放了局部的建筑空间,满足多变的层高和大面积无柱空间要求,又为建筑在将来的改造和升级预留了充分的可能性。巨型结构在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工况的同时,也表现了一个开放透明的未来生活学习方式的空间范本。我们将这座综合大楼理解为一个高密度城市背景下未来校园的模型,暴露建筑主要承重结构,强调构件交汇处的构造方式,并将桁架作为建筑室内空间表现的元素,表现结构构造和机器美学。